机场生态驱鸟 守护蓝天安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5-14
        春夏交替之际,北京的气温已经上升到20多摄氏度。在首都机场飞行区草种改革试验田内,机场鸟击防范模块的资深技师隋国辉和同事们正在营养钵内播撒野牛草的草籽。“这些草籽是西跑道北端的,在营养钵内生根发芽后,我们将开展整块草皮的引种工作。”隋国辉告诉记者。

        科学研究指出,鸟类的取食、繁殖、活动等行为均深受其所在环境的影响。基于这一认识,首都机场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策略,从生物链的角度出发,科学制定并落实驱避与防治措施,旨在通过改善机场环境,减少鸟类聚集风险,确保航空器安全起降。

        据了解,首都机场飞行区于2010年正式开始探索生态环境改善。由于机场围界的隔断,飞行区600万平方米的土质区已成为相对独立的草原生态系统,以自然生长的野生草种为主。土质区内丰富的草种资源不仅为食谷鸟 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更为昆虫滋生提供了便利,极易吸引食虫鸟聚集。此外,土质区内聚集的食虫鸟、食谷鸟还可能招来猎食的猛禽, 而猛禽具有体形大、骨骼硬、飞翔高、活动范围广等特征,一旦发生航空器鸟击事件,破坏力非常大。为此,从源头上消除吸引鸟类聚集的因素对保障航空器安全起降意义重大。首都机场持续开展土质区草种优化工作,种植生长缓慢、不易生虫、结籽率低、适应性强的野牛草。经过5年优势草种种植,野牛草已经成为首都机场飞行区内的“常驻人口”,从“食” 的角度降低土质区草坪对鸟类的吸引力。

        在做好生态治理的同时,首都机场于2018年在国内率先使用训练有素的猎鹰对机场上空的鸟类进行驱赶。此举旨在利用位于食物链顶层的猛禽,给其它鸟类的觅食、栖息等行为带来有规律的、持续的压力,迫使其远离机场。目前,首都机场用于驱鸟的猛禽主要分为驱赶型和狩猎型。栗翅鹰和猎隼盘飞能力强,主要负责驱赶鸟群。苍鹰和雀鹰速度快,主要利用其捕猎能力强的天性驱鸟。首都机场根据每年不同时期鸟情的变化调整鹰的种类,以确保有效驱鸟。

        在鸟击事件调查方面,当接到航班有疑似鸟击的通报时,驱鸟保障员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从航空器上采集血样、羽毛等,“快、稳、准”地获取鉴定结果,并及时发布鸟情预警信息,切实提升首都机场区域对于特殊鸟情的防范能力。

        此外,为增强鸟防工作科学性、针对性,首都机场还与鸟类打起“情报战”“信息战”,启用鸟情预警平台,建立鸟情数据库,实现草情、虫情、鸟情等鸟防信息动态掌握,为综合鸟防工作奠定基础。

首都机场不间断进行人工割草作业,切断鸟类的食物来源,降低鸟类“进场”栖息和觅食的概率。


工作人员正在对飞行区蓄水池内的水草及藻类进行清理。


首都机场对机场草坪进行草种改良,工作人员正在营养钵内种植野牛草。


驱鸟保障员王西坡正在进行生态勘查。


鸟击防范班长曹严(右)和驱鸟保障员潘学华采用网捕法监测草坪昆虫种类和数量。


首都机场跑道周边有物理拦鸟网和利用视觉驱鸟的彩色风轮。


驱鸟保障员陈维坤正在维护声波驱鸟设备。


首都机场在三条跑道安装视频智能鸟情探测设备,实现探鸟、驱鸟作业联动,达到最优化驱鸟。


资深技师隋国辉(右)和鸟情监控席值班员张波正在分析鸟情数据。


鸟情监控席值班员张波正在分析鸟情数据。


猎鹰驱鸟员白晓龙用“抡饵”的方式让猎鹰盘飞驱鸟。


猎鹰进行低空盘旋驱鸟,其背部装有用于定位的gps装置。


为猎鹰特制皮帽,模拟一个黑暗环境,帮助它们快速安静下来。只要“帽子”一摘,它们就知道该“干活儿”了。


驱鸟保障员邵春国(左)正在现场进行鸟击事件调查取样。


驱鸟保障员邵春国正在现场进行鸟击事件调查取样。


资深技师隋国辉正在对鸟击残留物进行DNA鉴定工作。


在首都机场飞行区的观鸟站上,工作人员使用望远镜查看机场附近鸟类动向。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企业文化
产品中心 特种车辆消防救护设备供配电设备目视助航设备安检设备救援设备登机桥其他地面服务设备
项目业绩 项目业绩项目展示
服务支持 服务支持
联系我们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马超东路266号1栋13层1308室
电话:13008139717
查看地图 ->
版权所有 四川达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Copyright All Reserved 2022 【蜀ICP备2021013700号-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马超东路266号1栋13层1308室 联系电话:1300813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