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广州白云机场东四西四指廊投运。
新增的两条指廊各项设施全面升级,实现了原本T1、T2两座航站楼的贯通,这意味着,未来旅客可以更方便地一次性通关转机。
据生产快报显示,广州白云机场2023年累计接送旅客突破6300万人次,提前锁定年旅客吞吐量榜首位置,实现全国“四连冠”。
合体,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诞生
2条全新指廊以协调统一两个航站楼的整体立面效果为前提,外立面造型延续T2航站楼现代、简洁的设计风格。白云机场东四西四指廊南面与T1航站楼相接,北面与T2航站楼相接,南北分别长507米,东西分别长256米,呈“T”字型,两座航站楼“牵手”后,形态宛如一艘破浪北行的龙舟,合拢后的白云机场航站楼总面积达到156.10万平方米,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东四、西四指廊整体用地内设有候机指廊、机坪、综合管廊、陆侧停车场等建筑。其中,东四指廊为国际指廊,西四指廊为国内混流指廊。启用之后,白云机场将新增登机口35个,近机位25个,白云机场现有航站楼使用面积及效率大幅扩大,运营能力得到提升,可以更好地满足旅客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在功能方面,东四西四指廊在设计之初就大量融入了智能建筑设计,建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登机桥及桥载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能源计量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等,高度适配白云机场打造“运行一张图”“安全一张网”“出行一张脸”、建立领先技术架构的数字化转型规划。
贯通,旅客中转体验未来更丝滑
新指廊不仅设施先进、设计美观,更在于建成之后贯通了白云机场原有的两座航站楼。白云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东四西四指廊将作为T2航站楼的候机指廊使用,旅客的进出港值机及中转旅客手续办理可在T2航站楼完成,东四西四指廊与东五西五指廊无缝连接。
据了解,在后续规划中,白云机场现有航站区还将建设多条APM捷运通道,进一步打通空间,缩短出行距离。同时,白云机场也将联合各大航空公司,丰富国内国际各种联程、跨司中转的出行产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优化中转流程,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次性通关完成中转”,让广大旅客体验“经广飞”的便捷与顺畅。
(本文图片均由白云机场提供)
启航,客流“四连冠”再出发
——单日接送旅客22.44万人次,成为2023年国内单日客流第一。
一份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白云机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部署要求,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今年以来,白云机场承接了全国首个入境“免隔离”航班,全国试点恢复旅行社出境团队旅游业务后首批出境旅游团,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联合航司开拓航线、推广业务,助力大湾区航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内外循环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新发展格局。
截至年末,白云机场已携手航空公司新增、恢复、加密国际客运航线超100条,其中包括洛杉矶、罗马、巴黎、法兰克福、伦敦、伊斯坦布尔、墨尔本、悉尼、奥克兰、基督城、布里斯班、莫尔兹比港等洲际航线,每周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超1000架次。新的冬春航季,南航在广州新增龙岩、武隆、边城、安阳航线,加密青岛、宁波、义乌、海口、贵阳及西双版纳航线;东航新增广州—重庆、广州—井冈山—西安航线;深航新增广州—海口航线,加密广州—成都天府航线;国航加密广州—上海浦东航线,恢复广州—宁波航线;川航、长龙均加密广州—杭州航线,国内航班业务已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同时,白云机场积极为航司搭建平台,促成长龙航与海航开展跨航司中转合作,进一步丰富国内航线网络衔接。2023年,白云机场新增7家运营国际货运航线的承运人,开通14条国际及地区全货运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