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并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质量强国。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打造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枢纽,需要坚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综合立体交通多网融合。系统梳理民用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有利于更好推动机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建设发展。
一直以来,民航以其高效便捷、机动灵活、国际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旅客欢迎,截至目前,全国颁证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54个,航空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中的占比达到33.1%。在中国民航快速发展过程中,为方便旅客出行、畅通货物运输,民用机场逐步汇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了44个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面临形势与挑战
我国机场发展已经进入规划建设高峰期、运行安全高压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和国际引领机遇期,“十四五”时期民航要新增运输机场30个以上,旅客吞吐量前50名的机场超过40个要实施改扩建,全部是“多航站楼+多跑道”的大型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工程。考虑我国枢纽机场多为点对点客流,旅客中转比例偏低,大量旅客的空陆侧转换将产生持续的高强度的地面交通压力。轨道系统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且能提供安全、舒适、绿色的服务,可以支撑不同层次人群的出行需求,因此成为机场集疏运体系中的主导方式。轨道引入机场,也带来了建设主体多、综合集成度高、界面交叉复杂等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衔接布局、服务质量、经营管理、科技支撑等方面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在新发展阶段,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建设,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借助综合立体交通多网融合,结合“四型机场”建设,合力推动“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综合交通枢纽品质工程建设。